交際相互饋贈禮物,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內容。中國人一向崇尚禮尚往來?!抖Y記·曲禮上》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BR>禮品饋贈,是與其他一系列禮儀活動一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們知道,禮起源于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在祭祀時,人們除了用規范的動作、虔誠的態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還將自己最有價值、最能體現對神敬意的物品(即犧牲)奉獻于神靈。
也許從那時起,在禮的含義中,就開始有了物質的成分和表現了。即禮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現。關于禮物這個概念,還有人說它最初來源于古代戰爭中由于部落兼并而產生的“納貢”,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隸等,以表示對被征服者的服從和乞求征服者的庇護。
史書中曾有因禮物送得不及時或不周到而引發戰爭的記載。如春秋時期,因楚國沒有按時向周天子送一車茅草,而引發了中原各國聯盟大舉伐楚的戰爭。還有人認為,最初的禮就是一種商業性質的物品的有來有往,原始的“禮尚往來”,實質上就是以禮品的贈與酬報的方式進行的產品交換。
“禮品”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 a gift 。
在禮尚往來的中國,一般贈送禮品都帶有些期望回贈的味道,并不僅僅是指禮品的回贈,更多是在其他的方面,比如求人辦事、希望能夠成功交易等。
送禮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它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時期、各個地區。一件理想的禮品對贈送者和接受者來說,都能表達出某種特殊的愿望,傳遞出某種特殊的信息。禮品是一個宣言,它既宣告了你與接受者的關系:普通的朋友、友善的親戚、感激下屬的老板或是一位熱心的崇拜者。它也反映了你希望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樹立怎樣的形象,一位能贊賞別人的人、一位情趣高雅的人,抑或是一位知道如何用微笑來終止關系的人。更重要的是,它對接受者也是個宣言:他的忠誠得到了你的認可,他的堅忍精神值得贊揚,他的領導才能對本部門至關重要,他的健康令人牽掛,他使得做買賣成為一件樂事??偠灾?,他值得感謝。
人人都贈送和接受禮品,不管送禮是否自愿,每件禮品都須經挑選后方能送出去。因為禮品是你人品的延伸,對方從中能衡量出你的興趣,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送什么,如何送都會給人留下重要的、持久的印象。對方如何接受也同樣如此。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禮品對雙方都有意義,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對禮品的渴求也就是對贊同、慈愛、理解和愛情等的渴求。我們贈送與接受禮品的行為牽涉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通過禮品我們可以激勵他人、教育他人、可以取得控制、獲得補償,可以顯示知識和修養、表達友善和愛心,也可以擴大個人的影響。
總之,送禮已成了我們每一個人為人處世、融入社會所不缺少的社交形式。
企業禮品是企事業單位在經營或商務活動中為了提高或擴大其知名度,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份額),獲取更高銷售業績和利潤而特別定購的,帶有企事業標志的,具有某種特別含義的產品。它具有新穎性、奇特性、工藝性和實用性。企業送禮首先應該明確送禮的目的。朋友送禮是加深友誼,丈夫給妻子送禮是升華愛情,父母給孩子送禮是增進親情。而企業送禮的目的卻是更為明確--拓展經營和增加利潤。因此,送禮的目的決定送禮的檔次和時間。有了目的,自然就需要確定對象。企業送禮往往針對的是一個機構或團體,但需要考慮的是,禮品的接受者是活生生的人,他(她)有自己的性格、地位和品味,這樣所送的禮品也要有不同的個性。